初为人母的很多妈妈们都有个难言之隐,发现自己每次一打喷嚏,下体就会有尿液溢出,让人十分尴尬。妊娠过程中,无论在妊娠结束时选择的是剖腹产还是自然分娩、对女性的盆底肌损伤都很大。盆底肌修复,是每个产后女性都应该做的事情。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
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显示,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妇女产后会发生盆底功能障碍,不管是经私密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都避免不了妊娠过程对盆底肌肉造成的不同程度损伤,如果因私密道试产失败而做了剖宫产手术,私密道试产过程中盆底肌和末梢神经还可能受到更大的挤压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
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随着年龄增大和二胎的孕产,将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症状。轻者表现为私密道松弛、性方面质量下降、小腹坠胀、尿频及咳嗽时漏尿、便秘等;重者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盆腔疼痛等疾病,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
所以产后妈妈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或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进行康复治疗后约60%以上的妈妈产后盆底肌肉神经功能可自然恢复。
产后42天至1年,是修复盆底肌的最佳时间,产后半年内是修复的黄金时段。即使产后检查身体没有问题,也要注意加强盆底锻炼,因为生宝宝对盆底肌肉必然会产生一些影响,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除了修复盆底损伤,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还能帮助产妇恢复身材,改善产后私密道松弛的治疗,以提高生育后夫妻那方面质量。而且,还能增厚子宫内膜,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受孕率。
如果出现了盆底肌肉松弛、私密道壁膨出、压力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康复治疗。否则随着年龄增大不但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子宫脱垂、尿失禁、那方面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所以,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及早进行盆底康复是每位妈妈明智的选择。